耀州窑是我国古代北方一座重要的民间窑场,其窑址主要分布在陕西省铜川市辖区内的黄堡镇、陈炉镇、立地坡、上店村、玉华村及耀县塔坡等地,其中以黄堡窑址面积 大,有“十里窑场”之称,是耀州窑的中心窑场。
宋代耀州窑青瓷主要的刻花纹饰
装饰艺术除了装饰手法与技巧之外,纹饰的题材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。装饰纹样的丰富多彩,是耀州窑从唐代以来就具有的特点,至五代时进一步得到发展,进入北宋后更进入繁荣的发展期。从发掘出土和传世的耀瓷观察,仅北宋时期的装饰纹样就可达200多种,耀州窑的这一特点在同时代其他窑场中显得非常突出。根据对文献资料中记载的宋代各窑口传世品对比分析,可以肯定,耀州窑瓷器的刻花题材之丰富、纹样种类之多在其他窑口当中是 的。在这些纹饰中,以采用的多寡为序大致包括三类:以各种花草如牡丹、莲花、菊花、萱草等 为常见的植物类纹饰;以鸭、犀牛、鱼、摩羯、鹿等居多的动物类纹饰;以婴戏为主的人物类纹饰;其它的还有诸如浮云、流水、山峦以及几何类装饰纹样。以下根据题材种类区分试作具体阐释。
1.植物类纹饰
植物类纹饰是耀州窑装饰纹样中 为广泛运用的题材,在该类题材中,以牡丹纹和莲花纹 常见,其次有菊花、海棠、水藻及葡萄、石榴、松、竹、忍冬、卷草等。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,花卉植物在平民百姓心中,常是理想生活的寄托,寓意质朴而单纯。如牡丹象征富贵,梅兰竹菊象征不畏权威、洁身自好;莲花象征品质高雅、灵芝象征健康长寿等。在耀瓷植物类装饰纹样中,牡丹纹从唐代一直延续应用到元代,品种繁多,也 为特色。莲纹也是耀州瓷中较为常见的纹饰之一,它的出现与佛教的传入密切相关。这里主要以牡丹纹样和莲纹为例试作分析。
(1)牡丹纹
牡丹纹作为我国具有代表性的传统陶瓷装饰图案之一,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,深受社会各阶层的喜爱,被人们视为繁荣昌盛、幸福美好的象征,因而也得宠于各类工艺品装饰题材。陶瓷上的牡丹纹饰体现了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,寓意着国家繁荣昌盛,民族文化源远流长。宋代牡丹纹饰以耀州窑瓷器的种类 为丰富,品种繁多,有花瓣多层重叠的、双层多瓣式、单层三瓣式等。形式有折枝、交枝、缠枝、连环牡丹,此外还有配以动物、婴孩、文字的牡丹图案,如凤戏牡丹、婴戏牡丹等,其潇洒流畅的刻花线条配以饱满富丽的牡丹花枝,真切地传达了宋代耀州青瓷的完美神韵。碗类牡丹纹的构图从适合容器出发,多为圆形图,构图的骨架一般具有对称式,稳重大方、庄重典雅。瓶类牡丹纹样构图装饰有二方连续、四方连续等,骨架以缠枝牡丹为主线,自然地连接枝叶和花瓣,视觉连续性强且有节奏感、韵律美,严谨中不失生动活泼的趣味感(图2)。
(2)莲花纹
莲花纹也是耀瓷较为常见的纹饰之一。莲花亦荷花,是一种带有佛教意义的装饰题材,以示洁净,同时它的出现也与佛教密切相关。早在宋代,莲花就已被赋予了更深更广的含义,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的《爱莲说》有云:“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涟而不妖”,表达了其追求高尚人格的向往。在唐、五代和宋初,就已经出现贴塑、雕花形式的仰莲和覆莲瓣用来作为器壁装饰。在宋代耀瓷刻花中更出现了有花朵、蓬实和枝叶组合的莲花纹样,其中有水波莲花、一把莲、双把莲、三把莲、缠枝莲等,另外还有不少莲花与婴孩、鱼、鸭、水波等的相互组合,极为丰富。因为莲纹自身纹饰的特点,花瓣较大,形态特征明显,花形优美,所以这一特征也被完美运用在耀瓷中,其不仅仅存在于碗、盘、碟等器物上,还有完全仿照莲花造型的器物,如莲花形香薰,腹外贴塑一周双层莲瓣,花瓣丰满,造型灵巧活泼,插入香火后,烟袅袅升起,仿佛看到了一朵莲花正徐徐开放。
2.动物类纹饰
中国传统瑞兽图案品种繁多,形象独特,被赋予吉祥的寓意,并被广泛的运用在装饰与造型艺术上。动物类题材在耀瓷装饰纹样中也有大量的运用,有龙、摩羯、狮、虎、鹿等走兽图案,有蝴蝶等良虫图案,有凤、孔雀等飞鸟图案以及游鱼图案等。
宋代耀州瓷的基本特征
1.器胎特征:南宋多呈灰白色,少数有浅灰和土灰色,不施化妆土。在宋代,耀州窑场拥有一批技术高超的工匠,他们所做的瓷胚,“方圆大小,皆中规矩”;烧制成的瓷器,“巧如范金,精比琢玉”,“击其声,铿铿如也;视其色,温温如也”。这里的窑场范围很大,制陶业已经形成了一项产业,“居人以陶器为利,赖之谋生”。往来的商贾如云,这里已经形成一个规模巨大的陶瓷生产和销售中心。他们还把产品运到外地销售,这在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里就有记载,在宋哲宗元佑八年 (公元1093年),“耀州遗子弟载陶器四车,进京(汁京,今开封)贸易[3]。耀窑之胚胎比柴窑之胎,质略粗,性略糠,色略白,惟无釉漏胎之处不反黄土色耳。
2.器釉特征:南宋出现了暗青、青绿、青黄、淡青、月白等多种色调。宋代耀州窑生产的瓷器胎薄质硬,品种繁多,具有相当的工艺水平和技术水平。当时,耀州瓷已经形成以青瓷釉色为主的瓷器系列,民间以白瓷、黑釉、酱红釉、白釉绿彩、白釉黑彩、素底黑彩、釉下彩等品种,釉色十分丰富。
3.造型特征:造型清秀,底足渐小,作高窄直圈足,制作都很规整。烧造于宋朝初年的倒装壶,造型别致,结构奇特,融合了当时瓷艺和科技的成果,是我国陶瓷史上的杰作。这是一件盛酒器,但从外观看去,只有壶嘴,好像没有进口而倒酒时,酒却从壶嘴流出来,那么,酒是从哪里装进去的呢?原来,这个进口开在壶的底部,往壶内连着一根小管;在壶的底部做成夹层,仅和壶嘴相连。装酒时,把壶倒过来,酒沿着小管倒进去,因为原来在壶的 底部和壶嘴是夹层,所以酒不会从壶嘴流出:当壶放正以后,酒压向壶底,倒酒时,酒便通过夹层从壶嘴流出了,据专家介绍,这在物理学上叫“连通器液面等高原理”[4],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宋代,工匠们便利用这一原理,造出如此精美绝伦的工艺品,实在令人赞叹。
4.装饰手法:有划花(五代剔花和宋代刻花的辅助手法)、剔花(宋初尚有延续,中期后不见)、刻花、印花、贴花、捏塑、镂空。
刻花技术的成熟,使耀州窑的陶瓷印花工艺也得到迅速发展并逐渐成熟,并成为宋金两代广为流行的装饰。纹饰中植物类以折枝牡丹、交枝牡丹、缠枝牡丹、交枝菊、缠枝菊花、莲花、水波花草、水藻、缠枝忍冬、花叶纹为主。动物纹中有双鸭莲花、水波三鱼、龙、凤纹等。纹饰中的植物动物纹均模拟自然,处于写生与图案之间。
晚期因器制纹,不拘形式,纹饰潇洒自然,生动逼真。常见以水波微底纹,上饰荷花、游鱼鸳鸯等,仿佛在一泓碧波荡漾的清水中自由地摇曳、游动,清新优美,栩栩如生。新出现的纹饰有连环牡丹、单束莲、双束莲、缠枝菊花与船、竹叶、卷叶纹等。
动物纹中有凤凰戏牡丹、群鹤博古、双鹤等。群鹅、水波、五鱼、莲花六鱼、莲花鱼鸭纹都是晚期的新创。另一特色是出现了大量的婴戏纹等,如梅竹戏婴、松竹戏婴、缠枝戏婴纹等。水波纹中长波段同心圆式的排列继续使用,同时出现有平行的弧形复线组成的水波纹,此纹饰为晚期耀州窑青瓷所特有。